English

阿姆莱特与《哈姆雷特》

1998-08-09 来源:生活时报  我有话说

这个关于丹麦王子阿姆莱特的故事首见于萨克索的《丹麦人行止志》的第三部中。《丹麦人行止志》写成于1200年。阿姆莱特大约是10世纪丹麦日德兰中北部的一位酋长的儿子。法国作家贝氏1570年出版了《悲剧故事选集》。1608年在英国出现了据法文本译出的英文本。莎士比亚于1601年写成《哈姆雷特》。《哈姆雷特》与萨克索的《阿姆莱特复仇记》以及贝尔福莱的法文译本之间的关系,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笔者不必在比赘述。需要说明的是,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并不是萨克索的《阿姆莱特》的原封不动的翻版。莎士比亚是再创作,他的《哈姆雷特》比萨克索的《阿姆莱特》有更深的内涵。

莎翁把他的《哈姆雷特》故事的主场景设在赫尔辛厄,它位于丹麦西兰岛的东北角,那里有一座巍峨的克隆堡宫,抑守着波罗地海通往北海的咽喉海峡——松德海峡。今天,当你跨过宫堡的一道木桥(原是宫堡与外界连接的吊桥)走进宫堡护墙的时候,可以看到在你的左侧的护堡墙上嵌着一块花岗岩石板,上部是一幅莎翁的半身浮雕像,下部是这样一段文字:

“有传说谈到前海盗时期的一位名叫阿姆莱特的王子。萨克索在中世纪的时候把这个传说记录了下来。莎士比亚在文艺复兴时期把这个传说重写为关于哈姆雷特命运的剧本,并把故事和这座宫殿联系起来。莎士比亚使这位丹麦王子永垂不朽,使赫尔辛厄的名字传遍全世界。”

葑出于对哥哥丹麦国王霍尔汶德尔的成功的妒嫉和怀有篡夺王权的野心,谋杀了霍尔汶德尔,并且娶了霍尔汶德尔的妻子、国王偌里克的女儿葛芦忒。王储阿姆莱特觉得他的生命受到了威胁。一个有心计的弱者战胜强者的事迹便这样出现了。

阿姆莱特看出了他的叔父要借机除掉他。为了不让叔父起疑心,他机智地假装自己丧失了理性,成了一个什么事也不懂的傻子。这样,他把自己的聪明才智掩盖起来,保全了性命。他每天都倦怠地坐在母亲的炉子旁边,浑身上下沾满了泥垢污秽;要不然他就躺倒在地上,滚得一身都是尘垢脏土。他满脸油腻,胡言乱语,完全是一个奇特可笑的痴人。简而言之,根本没有人会想到他还是个人。有的时候他会坐在火炉旁,用手指头拨弄余烬,把树枝扭成一个个弯钩,用火把它们烤硬,还在上面安上倒钩。有人问他在干什么,他便说他在做矛头为父亲报仇。这个回答引起一阵嘻笑,大伙儿都嘲笑这种荒谬、痴妄的行径;不过后来就是这些东西帮助他实现了心愿。可是同时,他的这种勤奋和专注引起了人们的猜疑。因为他这种专心致志消磨时间的办法泄露了其中暗藏着的只有能工巧匠才能具有的手艺,一个痴人哪会有这么灵巧的手指,做出来的弯钩会这么地道!而且,他还把烤硬的弯钩对在一起,十分小心地把它们藏了起来。

因为这个缘故,有人说他神智非常清楚,说他只不过是假装呆傻以掩饰自己的聪敏,以此巧妙地隐藏他的真正用心。他们说验证他是不是耍弄计策的最好办法,是把他引到一个隐蔽的地方,让一个会引起他欲念的美貌女人去诱引阿姆莱特渴求女人的自然欲望。他们认为这样的欲望是不能设法掩盖的,如果他的疯傻是假装出来的,他便会立刻抓住机会,听其强烈欲望得以发泄。于是葑就雇了一些人,让他们和阿姆莱特骑马到森林深处,用这个办法引诱他。

这时一个美貌的姑娘出现了,这个姑娘是阿姆莱特最要好的朋友,看起来她就像是偶然出来走走的样子。不过,那当然是他叔叔事前安排的。要是没有他的奶兄弟暗暗地把他们的阴谋通知他的话,他也就真的和那个姑娘亲热起来了。他这位奶兄弟正在考虑用最好的办法秘密警告阿姆莱特时,他看到一只牛虻飞过。他抓住了那只牛虻,从地上摘了一根细草,把草拴在牛虻的尾上,再把牛虻赶往他认为阿姆莱特所在的那边。他的这一办法就帮了那个未生疑心的年轻人一个大忙,接到这个信号的人用与传递信号的人同样的机智解译了信号。因为注意到那只牛虻的尾巴上有一根草,阿姆莱特立刻就明白那是一个提醒他小心的暗号。那是因为“草背”是人们称呼偷地里玉米棒子的贼的,小偷偷走玉米棒子就是因为自己的背上粘上了草才被人发现的。他接到这个信号,立刻警觉起来,知道有阴谋,于是把姑娘带到一个荒僻、无路可通的沼泽地。在那里,他和她躺在一起,恳求她不要对任何人讲这件事情,姑娘同样恳切地答应阿姆莱特不对任何人讲这件事情。因为他们从小就很要好,他们是在一起被奶大的。

后来他们又陪着他回家了。大家打趣地问他是不是很喜欢那个姑娘,他说他和那个姑娘很亲热。再问他是在什么地方相亲相爱时,他回答说,他是躺在马蹄、鸡冠上,躺在房顶水槽上。这些话引起周围人的一阵大笑。

为了躲避叔父的迫害,阿姆莱特来到英国,到达英国之后受到国王的接见。

国王不久便意识到阿姆莱特像上天一般聪慧和富于才智,于是把他的女儿嫁给他,称赞他所说的话都是上天的断语。为了要完全满足朋友的嘱托,次日,国王就把阿姆莱特的同伴吊死。阿姆莱特假装指责国王的这种做法是对他的侮辱,于是国王送给他金子作为赔偿。阿姆莱特把金子熔化,秘密地灌进两根空心手杖里。

阿姆莱特在英国国王那里住了一阵后,请求回家。在国王赠送的财宝中,他只带上了那两根藏着金子的手杖。他在日德兰上岸后,又恢复了疯癫的行为。故意用可笑的姿态替代正常的举动。

葑得到假报道,说阿姆来特死了。结果,当阿姆莱特把自己弄得浑身污秽地走进正在为他举行奠祭活动的宴会大厅时,在场的人都大为吃惊。正在被丧祭的那个人突然在他们中间活生生地出现了!但是,看到阿姆莱特的那副怪样,大厅里的恐惧渐渐变成欢笑,大家又开始嘲弄起他来。大家问起他的同伴,他把带回的手杖给他们看,说:“他们俩都在这儿”。这句话既可笑又真实。后来他到桌边拿着酒杯的人跟前,给客人斟酒,以增加欢快气氛。为了不让长袍妨碍他的行动,阿姆莱特把袍子系在腰间的剑带上。他不时故意把剑从鞘里拔出来,割伤自己的指尖,于是在一旁观看的人便把一根钢针戳进他的剑鞘,把剑牢牢地戳在鞘里。为了更稳妥地实施他的计划,阿姆莱特殷勤地为那些贵人斟酒,把他们灌得昏昏沉沉,胡言乱语,醉得站立不稳,摇摇晃晃,终于倒在国王的大厅里。看到复仇的机会到了,阿姆莱特便把先前做好的那些钩子揣在袍子里,走进贵人们烂醉呕吐的宴会厅里,割断母亲做的挂在大厅墙上的挂毯的带子,让挂毯罩住地上的人,然后,他把那些弯钩取了出来,用它们把挂毯钉得死死的,躺在下面的人不论怎么挣扎也没有一个爬得起来。之后他放了一把火,把房子都烧着了,火焰四处乱蹿,烧着了整个大厅,接着整座皇宫都化为灰烬。里面的人,不论是在睡梦里的还是企图爬起来的,统统都被烧死。

之后,阿姆莱特来到葑的住所———在此之前葑的扈从已经安排他睡下了———取下葑挂在床边的剑,把自己的剑挂在那里,然后叫醒他的叔父,告诉他,他的权贵都已葬身火海,现阿姆莱特来了,带着他的老弯钩,为他的父亲报仇来了。听到这些话,葑从床上跳了起来,伸手就去拔剑,可是怎么也无法把剑从鞘里拔出来。就这样葑被砍倒了。

这位英雄,因为他机智勇敢而名垂千秋。他巧妙地做出一副傻像,装成一个疯子,掩盖了自己高超过人的智慧,以他的谋略不仅保全了自己,而且也为父亲报了仇。所以,很难说到底哪个更伟大一些,他的勇气呢?还是他的智慧?

摘自《北欧神话与英雄传说》

林桦著

当代世界出版社出版

定价:25.00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